海南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:守护南繁基地的“命根子”

元描述:海南省推行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,通过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实现耕地全生命周期管理,有效保护南繁基地耕地资源,促进粮食安全。

吸引人的段落: 想象一下,你是一位农民,辛勤耕耘着一片土地,却始终不清楚这块土地的“身份”——它是基本农田?还是一般耕地?它是否位于重要的南繁保护区? 这曾经是许多海南农民的困惑。然而,随着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的上线,海南的耕地拥有了“电子身份证”,如同给每块土地都贴上了一个独一无二的“身份标签”,从此告别了耕地信息的不透明,为守护南繁基地这片“国之重器”增添了强力保障。

海南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:守护南繁基地的“命根子”

耕地保护,刻不容缓
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。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,耕地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现象时有发生,这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。如何遏制耕地流失,确保“良田粮用”,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
海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,拥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,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南繁基地。南繁基地是国家农业新品种选育的“孵化器”,耕地资源极其宝贵,保护好南繁基地耕地资源,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。

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:耕地信息的“透明管家”

为了切实保护南繁基地耕地,海南省率先推行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,并建立了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。这个系统如同一个耕地信息的“透明管家”,将每块耕地的地理边界、总面积、分类、是否处于南繁保护区和南繁核心区等关键信息都清晰地展示出来,让耕地的“身份”一目了然。

不仅如此,系统还设置了政务版,详细记录了每块田地的发包方、承包方、面积、所有权人等信息,为南繁土地流转提供重要技术支持。这意味着,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扫码查看自己承包的耕地信息,了解其“身份”、用途和管理规则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。

“电子身份证”:守护耕地的“金钥匙”

海南省以国家带位置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为基础,对全省742.299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进行统一编码,生成613630个耕地地块“电子身份证”。这些“电子身份证”如同守护耕地的“金钥匙”,有效地防止了耕地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,为南繁基地耕地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。

农民受益:告别信息“盲区”

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的上线,让农民告别了耕地信息“盲区”。以前,他们经常因为不清楚自己承包的耕地是否位于南繁保护区内,是基本农田还是一般耕地,而感到困惑和不安。现在,有了“电子身份证”,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轻松获取耕地信息,了解自己的土地“身份”,从而安心耕种。

例如,三亚市崖州区城西村共有地块441块,土地面积3440亩,其中在南繁保护区内的地块144块,土地面积2700亩。村民陈增伟说:“以前大家不太清楚自己承包的耕地是否位于南繁保护区内,是基本农田还是一般耕地,现在只要用手机扫码查看,就知道地是谁的,可以种什么、不能种什么。”

科技赋能:守护耕地资源的“利器”

海南省在耕地保护方面,不仅引入了“电子身份证”这一先进技术,还将“田长制”巡查、卫星图斑等科技手段与之相结合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地保护体系。

例如,琼海市博鳌镇将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与“田长制”巡查、卫星图斑的科技手段相结合,有效地打击了涉及耕地的违法行为。庞启明副镇长说:“现在,涉及耕地的违法行为已大为减少。”

总结:科技与制度的“组合拳”

海南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,离不开科技与制度的“组合拳”。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的建立,为耕地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,而“田长制”等制度的实施,则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。

未来,海南省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,不断完善耕地保护体系,坚决守住耕地红线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南繁基地发展贡献力量。

关键词:海南耕地 电子身份证 三亚耕智查系统 南繁基地 耕地保护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什么是海南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?

A1: 海南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是指对海南省所有耕地进行统一编码,生成每个耕地地块的“身份信息”。这就像给每块土地都贴上了一个独一无二的“身份标签”,方便管理和保护。

Q2: 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有什么作用?

A2: 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是基于海南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建立的。它可以清晰显示村庄的耕地地理边界、总面积、分类、是否处于南繁保护区和南繁核心区等关键信息,并提供每块田地的发包方、承包方、面积、所有权人等信息。

Q3: 农民如何使用“电子身份证”?

A3: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查看自己承包的耕地信息,了解其“身份”、用途和管理规则。

Q4: 海南省在耕地保护方面有哪些措施?

A4: 海南省推行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,建立了“三亚耕智查系统”,并与“田长制”巡查、卫星图斑等科技手段相结合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地保护体系。

Q5: 海南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?

A5: 海南省的耕地“电子身份证”机制有效地防止了耕地“非农化”和“非粮化”,为南繁基地耕地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。

Q6: 海南省未来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什么计划?

A6: 海南省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,不断完善耕地保护体系,坚决守住耕地红线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南繁基地发展贡献力量。